當代奢華的新答案
不再高不可攀,而是回歸日常
La nouvelle élégance est dans le quotidien.
當精品品牌走出伸展台,走進咖啡館與早餐桌,奢華餐飲不再遙不可及,而是成為懂得生活之人的日常風格。
奢華的輪廓,正悄悄改寫
奢華曾是距離感的代名詞。一場星級饗宴、一道跨國珍饈,總需要特定的日子與場域來成就。它被慎重對待、被仰望,也被視為非日常的巔峰體驗。
然而,這樣的奢華定義,正在亞太悄然轉變。一種「生活化的奢華」正漸漸成形,不再以浮誇為榮,而是以細膩的日常為信仰。高端,不再必須昂貴遙遠;它可以親切、可以被觸碰,也可以成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。
精品品牌走進日常風景
Louis Vuitton、Dior、Prada 等精品品牌,近年紛紛在亞洲主要城市開設 café 與甜點空間,不再只是時裝與皮件的代言者,更成為味覺與日常的策展人。成都 Louis Vuitton Café 結合甜點設計與品牌美學,Prada 的 Marchesi 1824 則在米蘭與新加坡打造屬於都市人的晨間儀式感。
這些空間不再強調身份象徵,而是訴說一種新時代的優雅哲學──將品牌精神透過咖啡、甜點與空間氛圍,悄悄滲入日常,成為風格生活的延伸。
餐旅場域的再定義
不只精品品牌,酒店餐飲也正展現出全新的奢華語彙。
位於曼谷的 Aman Nai Lert Bangkok,以極簡奢華設計與少量房型為亮點,但更動人的是餐飲設計的私密感。主廚每日僅設私房席位,無公開宣傳,僅靠口耳流傳,形成真正「無聲的尊榮」。沒有誇張擺盤,沒有迎合社群的標籤感,卻有一份對細節與風格的極致執著。
Marriott Asia Pacific 近期推出的「Luxury Dining Series」,則是以會員制度連結不同城市間的熟客體驗。旅客得以在東京、曼谷、新加坡等地享受量身打造的餐桌風景,讓奢華從一次性消費轉為可延續的生活旅程。
The Ritz-Carlton, Bangkok
從價值象徵,轉為風格選擇
過往奢華被視為少數人的炫耀舞台,今日它更像是一種選擇權──選擇質感,選擇節奏,選擇讓自己被善待的方式。
這樣的轉變,背後是文化與價值的更迭。人們不再追求「最貴」,而是渴望「最懂我」。一杯誠實的咖啡、一頓精準無聲的早餐,都可能成為生活中最動人的高光時刻。當奢華從金額轉向感受,真正的品味,也就誕生於無聲處。
新奢時代,溫柔堅定地發生
2025 年的奢華,不是退讓,而是回歸本質。它不靠聲量取勝,而以溫柔與節制成為識別標誌。在這場風格的再定義裡,奢華不再高不可攀,而是成為一種可被擁有、被內化、被重複實踐的日常姿態。
從精品 café 到私人餐桌,從品牌哲學到飲食節奏,奢華正靜靜走入每個願意慢下來、懂得感受的生活之中。
PASTICCERIA PRADA MARCHESI 1842是一間1824年創立的百年糕點店,於1900年改造成咖啡廳,直到2014年被PRADA集團收購成了如今的高檔咖啡廳。